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躲进荒村去听雨

  在听雨的世界里,独享一份宁静和惬意

 
 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重庆通远门城墙遗址(手机拍摄)  

2016-06-02 16:06:46|  分类: 重庆古镇老街小巷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三千年巴渝文化,留存至今的历史文化遗迹有多少?对城墙文化而言,重庆古城九开八闭17座城门,历600年沧桑变迁,如今只剩下通远门和东水门两座。东水门空余城门,只有通远门还残留着一段城墙,硕果仅存。

 

重庆通远门城墙遗址(手机拍摄) - 听雨 - 躲进荒村去听雨

 

通远门那座小门洞历来是重庆城通往外界唯一的陆路通道,钻七星岗通远门洞子到较场口,这是重庆人到解放碑走惯了的老路。但你可知道,那两个通车的隧道其实并不是真正的通远门,旁边那座需要拾阶而上的小门洞,才是正宗的通远门洞子。门外的七星岗则是一片乱坟岗。一首流传至今,以城门为内容的《重庆歌》中唱到,“通远门,锣鼓响,看埋死人”。

重庆通远门城墙遗址(手机拍摄) - 听雨 - 躲进荒村去听雨

 

南宋末年,蒙古军攻破成都,宋军退守重庆,彭大雅出任重庆知府。彭大雅竭尽全力拓修重庆城。向北扩至嘉陵江边,向西扩至今临江门、通远门一线,范围大致比李严扩建的江州城大了两倍,奠定了此后直至明清重庆古城的大致格局。

 

重庆通远门城墙遗址(手机拍摄) - 听雨 - 躲进荒村去听雨

 

之后,明洪武四年(公元1371年)指挥戴鼎筑城,清初再修通远门。1929年,国民政府首任重庆市长潘文华凿穿通远门,一改老重庆城市格局,600年不破的通远门城墙被打通,通远门依然存在……却有了城外城内的感觉。

 

重庆通远门城墙遗址(手机拍摄) - 听雨 - 躲进荒村去听雨

 

以崖为墙,是通远门的雏形,以后的千年岁月中,在这简陋的舞台上,有无数的人间悲喜剧在此上演。无石筑城就以崖为墙,这是重庆地理使然,也是重庆人刚硬血脉的体现。 

 重庆通远门城墙遗址(手机拍摄) - 听雨 - 躲进荒村去听雨

  

南宋宝六年(公元1258),蒙哥所率蒙古军分三路侵蜀。如果当时蒙古军的作战方略不是先占钓鱼城的话,那通远门作为重庆城唯一的陆路通道,势必与蒙军展开一场血战。1259年,“上帝之鞭”蒙哥功败身死,通远门暂时免去了刀光之灾。18年后,忽必烈强攻重庆,守将张珏率众血溅通远门,终被破门,重庆失守。

 

重庆通远门城墙遗址(手机拍摄) - 听雨 - 躲进荒村去听雨

 

通远门的第二次刀光之灾发生在明末清初,对阵双方是明军和张献忠率领的起义军。张献忠率部数十万,超过守军十倍以上,仍无力正面强攻。张献忠绕道江津从菜园坝登陆,夺取浮图关,卡死了明军路上唯一退路。当时这一段到通远门全是棺山,没有大坡大沟,适合步兵作战,从水陆两路合围重庆,最后的主战场就在通远门。经6天激战,起义军炸塌通远门转角城墙,一举攻入重庆。张献忠令手下兵士大肆杀戮以解心中之恨。《荒书》记载,“城中男女皆断右手”。

 

重庆通远门城墙遗址(手机拍摄) - 听雨 - 躲进荒村去听雨

 

通远门遗址公园的守城、攻城雕塑,表现的正是当时血战。正是有了这些血腥历史,人们希望通远门能保护自己的心愿也就更为迫切,街道名都与此有关。金汤街是通远门旁的一条小街,金汤街名字来由显而易见:固若金汤,表达了人们愿意安定生活,不受战争干扰的愿望。

 

重庆通远门城墙遗址(手机拍摄) - 听雨 - 躲进荒村去听雨

 

通远门作为古代重庆城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陆路通道,在这里留下印记的历史事件不计其数,如秦良玉救渝、1886年重庆教案、“三·三一”惨案等。

 

重庆通远门城墙遗址(手机拍摄) - 听雨 - 躲进荒村去听雨

 

城因水码头而繁荣,城内商铺林立,无时无刻不进行着吐故纳新。繁华世界却仅限于城区,作为老重庆城乡的分界线,通远门城墙两侧是截然不同的世界,其中也有张献忠的功劳。

 

重庆通远门城墙遗址(手机拍摄) - 听雨 - 躲进荒村去听雨

 

张献忠攻入重庆后,杀人如麻,十室九空,通远门外大白天也有老虎上街拖人,称为“万户萧疏鬼唱歌”毫不过分。据传,正是因为当年张献忠杀人过多,怕扔在江中污染水源,便将人拖出城外埋葬。通远门外七星岗一带由此成为“乱葬岗”。直到1922年杨森在重庆推行市政改革,通远门外的乱葬岗逐渐变为大马路,建起了房屋,才算有了活人气。

 

重庆通远门城墙遗址(手机拍摄) - 听雨 - 躲进荒村去听雨

 

以前的通远门对面房屋低矮破败,滴水屋檐摇摇欲坠,地面水坑的水似乎永远也干不了。房间光线昏暗难辨,潮气湿得让人无法相信,还有不少是上世纪20年代开始就住在这里的老住户。

 

重庆通远门城墙遗址(手机拍摄) - 听雨 - 躲进荒村去听雨

 

现在通远门外的所在,以前都是乱葬岗,穷人死后大都埋这里,还有死在异乡的、身份不明的。大都没有墓碑,棺木腐朽,露出尸骨都无人理会,人死灯灭.有钱有势的人家不会葬在这里,这里都是些"光脚板"。稍微好点的,由亲戚朋友找个朝阳的地方安葬好,每年清明来烧点纸;要是无亲无故,用草席一裹,拖到这里随处一甩的也不是没有。

 

重庆通远门城墙遗址(手机拍摄) - 听雨 - 躲进荒村去听雨

 

特定的环境诞生特定的风俗。在金汤街与民生路交汇处的城墙基部,曾有几处用途不明的小洞,如今已被封。小洞长约1米,宽约0.5米,深不过0.3米。这些小洞形状大小类似佛龛。李桂琴老人也记得,似乎小时候总被母亲训斥着要信佛,否则不安全。重庆人划拳有“七星岗闹鬼”俚语,由此折射通远门的居民摆放佛像以求平安毫不为奇。

 

重庆通远门城墙遗址(手机拍摄) - 听雨 - 躲进荒村去听雨

 

通远门最后一次大修在清代,这小门洞自然也是当时的遗留。仔细观察小门洞的内里就会发现,在里面天井似的两侧墙体上,各有四个从上到下一字型排列的小洞,离墙顶和地面各约2米左右。小洞,每个也约有一百平方厘米的面积,从大概位置上看,估计应该是通远门老城门门柱的活页处。本来应该开在木材上的活页关节,因地制宜开在石墙上显示了重庆人的机巧。

 

重庆通远门城墙遗址(手机拍摄) - 听雨 - 躲进荒村去听雨

 

通远门内五福宫领事巷的英国领事馆、法国领事馆、仁爱堂修道院以及后为渝中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德国领事馆,都是当时外国人云集之地。衣香鬓影,客似云来的场面,是通远门外的小市民难以想象的。

 

重庆通远门城墙遗址(手机拍摄) - 听雨 - 躲进荒村去听雨

 

通远门从早到晚没有一刻安静,卖小吃的小贩竭力吆喝,赶路的行人匆忙远行,骡嘶马叫,车水马龙。通远门面朝兴隆街的墙体下方有四个似防空洞的小洞穴,里面曾经住人,兼做生意,洞穴门口上方的67个小孔,是用来支撑招徕客人的小草棚的支点。小棚避雨,总有无钱住店的穷人把这一小棚当做栖身之所,赶着第二天早早出城门,为生计奔波。

重庆通远门城墙遗址(手机拍摄) - 听雨 - 躲进荒村去听雨

 

抗战时期,郭沫若、阳翰笙、陈白尘、戈宝权、凤子等著名人士常聚于通远门附近小巷中的一家小餐馆,品尝“五香牛肉”、“清炖牛肉”、“油炸牛肉”、“水晶包子”等川菜川点。应老板要求,郭沫若还乘兴为小餐馆题写“星临轩”招牌,留下一段名人与川菜的佳话。

 

重庆通远门城墙遗址(手机拍摄) - 听雨 - 躲进荒村去听雨

 

风流往事总被雨打风吹去,飘香美食难觅踪迹,空留后人怀想。现在墙体被补修,还恢复了城墙上的箭垛,还通远门以冷兵器时代的特色。城墙顶上还有三座浮雕,叙述了三个与通远门相关的筑城、守城、攻城历史故事。

 

重庆通远门城墙遗址(手机拍摄) - 听雨 - 躲进荒村去听雨

 

城内前区广场上,《炒米糖开水》和《滑竿》两个民俗小品雕塑市井味十足,重现了早已消逝的旧时风俗,唤起老重庆的温馨回忆,引得小重庆啧啧称奇。

 

重庆通远门城墙遗址(手机拍摄) - 听雨 - 躲进荒村去听雨

 

重庆通远门城墙遗址(手机拍摄) - 听雨 - 躲进荒村去听雨

 

 

 

 

 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317)| 评论(7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